{{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假裝 ASmile Can Hide the Truth” ©CULTU-RE EXPERIMENT
“PLAY HARD (graphic diary by otherworm)” ©突形蟲 otherworm
“撒哈拉圖鑑 Sahara catalogue” ©:Jats1120
“Gaze Into My Naked Body” ©UngCha
“:CYA: skit book” ©:CYA:
草率季TPABF 出版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由 2022 年的五位草率季獲獎藝術家,創作超越傳統媒介,探索零食包裝、圖像拼貼、紡織品、軟雕塑、紋身等。
他們巧妙地將視覺圖像融入日常生活,展現了大膽的實驗精神和與台灣本土的深厚淵源。
這些作品體現了蓬勃的創作活力,我們的目標是通過這一系列作品實現跨領域的出版新視界。
2022年 #草率獎 誕生,期望捕捉草率多元創作者的世界,從印刷輸出的實驗中碰撞出一個新天地!
#草率獎 於當屆的國內參展團隊中,邀請五位不同領域的評審,各選出一組草率獎得主。
除了頒發量身定做的獎盃,並於隔年聚集五組得獎者進行創作激盪交流,由草率季協助出版成 #草率獎合輯,旨在鼓勵並推廣國內創作者在出版物的嘗試與挑戰。
2022年評審由策展人黃偉倫、空間設計師廖浩哲、主視覺設計師陳楷恩、平面設計師葉忠宜、Vogue Taiwan總編輯孫怡擔任。
🏆 2022 草率獎合輯 🏆
裁取「2022草率季 FACE 面盆面紗面對面」 透明海報,並搭配當年主題的面紗絲襪,做套組包裝
內含五本小誌 + 一張海報:
“假裝 ASmile Can Hide the Truth” ©CULTU-RE EXPERIMENT @cultu_re
“PLAY HARD (graphic diary by otherworm)” ©突形蟲 otherworm @otherwormmm
“撒哈拉圖鑑 Sahara catalogue” ©:Jats1120 @jats1120
“Gaze Into My Naked Body” ©UngCha @h.ungcha
“:CYA: skit book” ©:CYA: @c_yearn_to_be_art
-
紙材 #采憶紙業 @cherrypaper_tw
能細緻表現畫面的「木質紙」&
日本最老紙種之一有溫潤觸感的「山彥奉書」
采憶致力於從世界各地搜集有趣紙張,實現各種作品的呈現需求
印刷 #品墨良行 @pinmo_purestore
讓創作者的靈魂在材質&輸出&裝幀上自由自在的東奔西跑
多重需求多重滿足,持續延伸輸出物的邊界
-
190 x 260 mm
148 pages
中 / 英
CULTE-RE 海報:296 x 865 mm
包裝:絲襪
草率季出版
2023
-
" 假裝 ASmile Can Hide the Truth "
針對常見垃圾食物如零食袋和洋芋片,以微笑和可愛設計元素,強調友善形象,促使消費者願意購買,減少罪惡感。
我們透過燒毀垃圾食品包裝提醒「微笑掩蓋真相」,垃圾食品對身體的危害和對環境的污染,減少過度包裝,建立更好的環境與生活。
CULTU-RE EXPERIMENT @cultu_re
設計目標是將舊物注入新價值,利用被淘汰材料製作美觀實用的用品,減少浪費的惜物精神,實現物盡其用的理想生活。
7 X 10 CM
32 pages
-
" PLAY HARD(graphic diary by otherworm)"〔死亡、成為養分、新生〕
2023年春夏,我開始以圖像為主的日記形式,自過去的非商業作品中取出素材拼貼。
這些作品乘載著無數日夜的自我辯證,但如今,他們被除去了大部分的原意,回歸到待定義的開放狀態。
希望能與正在閱讀這段文字的你共享這本小誌,歡迎隨意地探索、破壞、創造新的樣貌,一起在圖像的遊樂場PLAY HARD。
突形蟲 otherworm @otherwormmm
為視覺設計工作室,依專案性質組織團隊承接各式設計委託。”PLAY HARD”小誌的創作者為負責人陳品丞,
喜歡玩遊戲和討論抽象的事物,同時也以設計師、教師身份活動,目前最推薦的遊戲是Detroit: Become Human。
10.5 X 15 CM
20 pages
-
"撒哈拉圖鑑 Sahara catalogue"
我很喜歡隨意擺放排列撒哈拉的位置,每個擺法都會有他的獨特的魅力,
就像撒哈拉的沙子一樣每一秒鐘都在變化,想要以圖鑑的方式把他們個個都拆開來,切割成一條一條的方式讀者可以自己配對。
洪維廷 JATS @jats1120
Jats於1993年11月20日出生於台灣新竹,Jats是J’Aime Ton Souffle的縮寫,法語意思是“我愛你的氣息”。
他喜歡在創作過程中嘗試不同的元素,包括粉彩、壓克力顏料、樹脂、拼貼畫和地毯。
從他的生活經歷中汲取靈感,他將藝術作為自我發現的一種方式,同時創作出獨特而多樣的作品。
14.5 X 21 CM
32 pages
-
" Gaze Into My Naked Body "
收錄了藝術家 UngCha 自2020年至2023年間的創作,包括雕塑、燈光裝置、攝影以及攝影繪畫等13個系列,總計超過80件作品。
此外,書中還包含了藝術家的自述文字節錄,內容以中英雙語呈現。
UngCha 的作品通常具有黑色幽默和看似調皮的藝術表現風格,反映他對傳統性別和社會認同定義的挑戰,以及他獨特的哲學思想和世界觀。
黃竑嘉 @h.ungcha
1992年出生於高雄,現居台北。曾是一名職能治療師,因經歷患者的創傷事件,導致替代性創傷,後決定投身藝術,作為療癒的載體與出口。
他擅長運用非典型媒材與多元形式創作,以心理學和社會學的敏銳視角,轉化父權框架下的各種創傷經歷,試圖解構與重新詮釋傳統社會結構下的性別與角色。
他的作品《義肢》被收錄於2021年歐洲獨立藝術雜誌《King Kong Garçon: issue 6 Obsession》。
25.7 X 18.2 CM
32 pages
-
" :CYA: skit book "
將近半年內滿意的認領圖重新組合,穿插生活中帶來靈感的物品搭配自己風格的呈現方式建構屬於我個人識別的世界觀;
覆蓋為此次中心發想,如同刺青覆蓋皮膚上,圖與圖覆蓋出來新的層次,或是帶出眼花撩亂的效果,
在書中進行模擬碰撞出更多在刺青藝術上更多新的可能性。
:CYA:
aka. 台北張先生 @c_yearn_to_be_art
張先生生於1996年的台北 ,高中學習平面設計後大學轉為服裝設計,畢業後一年2019年接觸刺青並在同年成為全職刺青師並工作至今,
刺青風格多以超現實的方式呈現日常周遭的事物,擅長技法的質感呈現、點與線之間的層次關係。
14.8 X 21 CM
32 pages
-